近年来,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设备保有量和租赁商数量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这一市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得益于多个因素的一同推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租赁模式的多样化等。然而,随市场的日益成熟,高空车租赁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寻求破局之道。
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扩大,从2015年的约1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约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25.6%。
2023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的保有量达到52.5万台,较2020年增长了5.8倍。预计到2025年,设备保有量将达到92.7万台。
大多数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在2016年前后起步,经过短短不到十年的迅猛发展,其数量已从2015年的约200家激增至2023年的约2780家。预计到2025年,租赁商数量将突破三千家大关。
一方面,销量增速下滑,导致新设备供应减少;另一方面,设备保有量持续增长,导致供过于求的压力逐渐显现。出租率指数和租金价格指数双双下行,进一步加剧了租赁商的经营压力。
随着租赁商数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头部租赁商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而中小型租赁商则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租赁模式多样化成为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中的一大特点,但这也对租赁商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客户群体对高空作业平台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建筑行业更注重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而物流行业则更注重设备的灵活性和高效性。租赁商应该要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租赁方案和服务支持。
租赁商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以满足客户对安全性、高效性、环保性的需求。
例如,开发新能源驱动的高空作业平台,提高设备的能效和环保性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等。
租赁商需要加强品牌建设与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如设备租赁、施工安装、维修保养等一站式服务;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定制专属的租赁方案等。
租赁商需要重视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例如,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空作业平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同时,租赁商还可以探索与别的行业的合作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如与建筑行业、物流行业等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租赁商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意识。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合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高空车租赁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但挑战重重,租赁商需要重视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优化服务质量与品牌建设、拓展新兴市场与业务领域以及强化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