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想购买新能源车,却被混动、插混和增程等概念弄得一头雾水。更有人嘲讽增程式电动车是“多此一举”——已然经过焚烧汽油发电再驱动车轮,为啥不直接用汽油驱动车辆?线. 混动、插混与增程,各自有何差异?
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发动机为首要动力源,电机辅佐运转。电池经过制动能量收回体系充电,无法外部充电,纯电续航才能一般仅为几公里。代表车型包含丰田THS和本田i-MMD。驾驭体会挨近传统燃油车,但燃油经济性更佳。
插电式混合动力(插电混动):发动机和电动机均可独立驱动车轮,支撑外部充电,纯电续航才能为50至100公里。适用于近距离行进运用电力,远程行进运用燃油,一起可享受绿色车牌方针。代表车型为比亚迪DM-i。但是,假如长期不充电,携带大容量电池反而会添加油耗。
增程式: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车轮,全程由电机驱动。电池没电时,发动机变身“充电宝”烧油发电。代表车型:抱负轿车、深蓝S7。驾驭感挨近纯电车,但高速油耗偏高。
批评者逻辑很直白:燃油→发电→用电→驱动车轮,比燃油直接驱动车轮多了一道能量转化,功率必定打折。特别高速时,电机耗电快,发动机高负荷发电,油耗或许比燃油车还高(例如深蓝S7高速油耗约5.5-6L/100km)。
低温环境下(-20℃),纯电车续航腰斩,增程的发动机可继续供电,处理“续航焦虑”;
发动机一直作业在最佳转速区间发电,避开燃油车的低效怠速工况,归纳油耗仍低于燃油车。
频频跑高速,不想操心充电→选混动!加油即走,油耗安稳(如雷凌混动归纳4L/100km)。
寻求电车体会,又怕续航缩水→选增程!纯电驾驭质感+加油续命自在,但慎选小排量增程器车型(高速嘶吼堪比拖拉机)。
“脱裤子放屁”的嘲讽,其实质是对杂乱技能的误解。增程技能的确多了一次能量转化,但经过灵活性的提高,带来了纯电驾驭体会和全域续航才能,直接弥补了纯电车的缺乏。
与其争辩技能的好坏,不如正视实际:充电的快捷性才是挑选的要害规范。若能装置家用充电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疑是性价比之选;若充电条件有限,混合动力车型则更为省心且经济;假使彻底不肯运用充电桩,增程式车型则是最佳的代替计划。